9/24/2008

廣州名人全接触

冼星海 (1905~1945) 作曲家。廣州人。1935年从巴黎回国后,在廣州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创作极为丰富,作品有《青年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被誉为"人民音乐家"。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1985年廣州音乐学院改名廣州星海音乐学院,以示廣州人民对这位音乐家的怀念。

马师曾 (1900~1964)  
戏曲表演艺术家。广东顺德人。1917年中学毕业,入廣州太平春教戏馆学戏,后到新加坡粤剧班当演员,拜著名小武靓元享为师,崭露头角。1923年回廣州入人寿年班,在《苦凤莺怜》中饰演义丐余侠魂,一举成名。30年代前后,在西方有声电影冲击下,为振兴粤剧,他主张向话剧、电影和生活学习,使粤剧现代化、大众化,通过多方面的艺术革新,创立了动作丰富、节奏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马派和行腔自然活泼、顿挫分明、突梯滑稽的马腔(俗称"乞儿喉")。  
马师曾曾到美国、越南、马来亚等地演出,驰誉国内外,影响深远。马师曾早年以丑生享盛名,兼长生、净等行当。代表剧目有《苦凤莺怜》、《贼王子》、《佳偶兵戎》、《刁蛮公主戆驸马》等。此外,还拍摄粤语影片数十部。马师曾赤诚爱国,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编演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1950年,带领红星剧团到廣州上演现代粤剧《珠江泪》。1955年回穗,先后任广东粤剧团团长、广东粤剧院院长。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廣州分会副主席。晚年成功地塑造了《搜书院》剧中的谢宝、《关汉卿》剧中的关汉卿两个艺术形象,使马派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许广平 (1898~1968)  
爱国民主人士,鲁迅夫人。笔名景宋。廣州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在广州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与鲁迅的通信合编为《两地书》。 

陈寅恪 (1890~1969)  
历史学家。江西修水人,晚年定居廣州。早年游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18年,虽未得到一张大学文凭,但掌握了英、日、德、拉丁、希腊、蒙古、藏、满、梵、突厥、波斯等10多种语言文字,学识渊博。1925年被聘为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抗战时,颠沛流离,辗转至西南,执教于西南联大等校。1949年到岭南大学任教,1952年后转至中山大学任教,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陈寅恪一生潜心学术,但"文化大革命"中仍未能免于迫害。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佛学、敦煌学、西域民族史等领域,成果累累,蜚声中外,被誉为一代国学大师。晚年眼盲,由其口述、学生记录,撰写了长篇传记《柳如是别传》。  

朱执信 (1885~1920)  
民主革命家。原名大符。生于廣州。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1920年受孙中山派遣在广东策动桂系军队反正,在虎门遇害。1921年孙中山特派廖仲恺等筹建执信中学,以示纪念  

许崇清 (1888~1969)  
教育家。字志澄。廣州人。1905年渡日留学,192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曾加入同盟会。1923年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1925年任广东教育厅长,提倡平民教育,发起收回教育权。1931~1932、1940~1941、1951~1969年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1962年兼任广东省副省长,为廣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树人 (1883~1948)  
画家。名韶,别号葭外渔子。廣州人。近代中国画坛上的"岭南三杰"之一。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一生历任国民党要职。幼年从居廉学画,1912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校。倡导国画革新。注重写生,主张以自然为法,形成以"清"、"新"独长的艺术风格。一生作品,数以千计。一些名作为国外博物馆购藏。其居所樗园(今东山署前路)现辟为陈树人纪念馆。  

高剑父 (1879~1951)  
画家。原名仑,字爵廷。廣州人。与其胞弟高奇峰(1880~1933)及画家陈树人被誉为近代中国画坛上的"岭南三杰"。高氏兄弟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并潜心绘画。幼年曾从居廉学画,后渡日留学,受日本画影响,率先倡导国画革新。高剑父的作品,熔国画、东洋画、西洋画于一炉,师于前人而不落前人窠臼,其画风奇姿磅礴。高奇峰折衷中外画法,出入百家,以瑰奇雄浑见胜。高氏兄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外博览会展览并获奖。  

孙中山 (1866~1925)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广东中山市(原香山县)人。早年学医。1894年赴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长期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组织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1913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讨伐袁世凯失败后,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  
1917在廣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后受军阀挟制,被迫辞职离粤。1920年重回廣州,次年出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广州。在中国共产党及苏俄的帮助下,1923年再回廣州,重建大元帅府,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4年,孙中山在廣州创办黄埔军校、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建设人才。1924年应邀北上商讨国事,1925年在北京逝世。后被尊为"国父"。  

梁诚 (1864~1917)  
清末外交官。廣州海珠区新市镇人。12岁赴美留学。回国后,在总理衙门工作,后随张荫恒公使赴美,任参赞。任满回国后,曾两次跟随我国特使,先后赴英国和美国,表现了爱国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博得赞誉。1903年至1908年初,以三品卿衔资格,出使美国、秘鲁、古巴等国。他不负国家重托,经过反复交涉,争回我国"庚子赔款"多出部分用于教育;争回"粤汉铁路"筑路权益。他在美国时多次函知国内,对诱骗妇女、华工出洋者"缉拿惩办"。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无数华人遇难,他即电驰海内外募款助赈,并率属捐俸,亲临该埠处理后事。任满将归,特以中国图书15000卷,赠予美国麻州安赫斯特学院  

詹天佑 (1861~1919)  
工程师。号眷诚,字达潮。祖籍江西,生于廣州。1873年赴美留学,1881年回国。曾参加修筑芦台到天津的铁路。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满怀爱国热情,因地制宜运用"人"字形线路,攻克了八达岭附近山高坡大等技术难关。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全长140公里,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重要铁路。后人称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之父"。  

刘永福 (1837~1917)  
清末民族英雄。字渊亭,别名义。广西钦州(原属广东)人。早年参加天地会起义。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先后率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及在台湾抗日。在越南抗法回国后,长期居住在廣州,留下了很多遗迹。现沙河顶有一个"永福村",动物园大门斜对面有一条永福路  

居廉 (1828~1904)  
清末画家。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老人。廣州人。擅画花鸟、草虫,设色妍丽,笔致工整。主张师法自然,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创作中发展撞水、撞粉技法,在画坛上独树一帜,画风对其弟子岭南画派"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有直接深刻的影响。其兄居巢(1811~1882)字梅生,号梅巢、今文庵主,亦擅画草虫,与之齐名,并称"居派"。  

洪仁 (1822~1864)  
太平天国领导人。廣州花都市人。1843年参与创立拜上帝会。1859年从香港辗转到天京(今南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政事。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革新政治,发展资本主义。1864年天京陷落后,在江西被俘就义 

邹伯奇 (1819~1869)  
清代科学家。字一鹗、特夫。广东南海人。在数学、天文学、测绘学、力学、光学和化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自制了中国第一架太阳系表演仪器,制造了中国第一部照相机。曾受聘任廣州学海堂学长。其代表作有《舆地全图》、《学计一得》等。  

陈澧 (1810~1882)  
清代教育家。字兰甫。廣州人。一生著述甚丰。1840年至1867年被聘为学海堂学长,1867年起任菊坡精舍山长达10多年之久,为廣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屈大均 (1630~1696)  
明末清初诗人。字介子、翁山。廣州人。明末清初与陈恭尹、梁佩兰号称"岭南三大家"。曾参与抗清活动,游历各地,访求抗清志士,直到晚年,体力不支,才归家著述讲学,是一位具有崇高气节的民族志士。  
一生著书几十种,但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现仍有350余万字传世,《广东新语》等为其代表作。屈大均擅诗,其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其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他对廣州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很高评价,说是"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确是难得的好地方 

陈子壮 (1596~1647)  
明代名士。字集生,号秋涛。原籍广东南海沙贝乡,生于廣州城内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4岁在廣州受书成诵,7岁能文,号为神童。万历四十七年(1619)殿试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四年(1624),自翰林院去浙江主持乡试,发策问历代宦官之祸,因忤魏阉被削籍南归,于廣州盐仓街(旧仓基)建筑新邸。崇祯十年(1637)在廣州辟云淙书院于白云山,集众讲学;次年修禊南园,与弟子升复修南园旧址,世称南园十二子。其后,吴越江楚闽中诸名流,亦来入社。  

何维柏 (1511~1587)  
明代官吏。字乔仲,号古林。广东南海人。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是明代享有盛名的清官。他不畏权贵,犯颜直谏,弹劾权臣严嵩,被革职。回廣州后以教书为主。为表彰其为人,廣州人民在大市街(今惠福路)立了一座牌坊,上书"清朝柱石"、"名世儒宗"。  

陈大震 (生卒年待考)  
宋末元初史志家。字希声。廣州人。其最大贡献是编纂《南海志》20卷。该书叙事包括当时廣州路管辖的番禺、南海、东莞、增城、香山、新会、清远7县,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廣州方志。该书在明朝末年散佚,残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有较高史料价值 

杨孚 (生卒年待考)  
东汉官吏。字孝元。廣州人。曾任议郎之职。学识渊博,为官清廉。晚年住廣州河南下渡村,至今遗址有一口井,称"杨孚井"。著有《异物志》,详细记载了古代岭南物产及风俗,保存了古代许多珍贵的史料,对后世影响较大  

赵佗 (公元前237年-公元前137年)  
南越王, 少年负勇,精通武功韬略。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年仅18岁的赵佗被封为五十万大军的副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故,赵佗续任南海郡尉,时年29岁。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廣州),时年33岁。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时年41岁。汉高祖吕雉王(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时年54岁。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赵佗去帝号而复汉朝,仍称南越王,时年58岁。这就时说我们常说的赵佗归汉。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无疾乐终,葬于番禺东北,享年101岁,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王中第一大寿者。佗卒后,由孙赵昧(《史记》作胡)及其后裔婴齐、赵兴、赵建德续任了四代南越王。汉武帝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亡。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始,历93年,世传五代南越王,共计赵佗称王称帝67年,其后代共26年。  
赵佗文化在物质生产上,结合岭南特殊的地理和环境,倡导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多元发展,并由商业贸易将它们充分联系起来,对廣州城市的初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而生产的多元一体化格局使岭南后世的物质生活同样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并且商业气息一直很浓厚。制度文化上封建制占主体,同时容纳越人首领担任要职,与各越族治理方法并举,鼓励汉越通婚,等等,都是适合岭南特色的制度建构。“和集百越”包含了各种制度上的兼容和融合。精神文化上,在传播和普及中原文化的同时,结合百越文化的优长,发展出各种有异于中原文化的品质,如水文化、海洋文化等品质,重商、开放、包容和务实等精神,在当时已经播下了硕壮的种子。这些文化建构当然与赵佗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特殊地位有关,也与其内在的精神品质相关。所以说,赵佗文化是岭南文化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全面而具体化的表现,它启动了岭南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即汉越文化融合期,是许多岭南文化精神特质的根基。坚持“和辑百越”,并使岭南始终保持自身多元文化特质的冼夫人,与赵佗文化一样,为岭南汉越文化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汉越文化融合期的基调,是岭南文化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任嚣 (~前206)  
秦代将领、南海郡尉。秦始皇初遣王翦平百粤,任屠睢为尉。粤人不服,逃避山林,并组织力量,攻杀屠睢。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任命任嚣为南海郡尉。  
任嚣入据番禺,建立郡治,采取"和辑百粤"的安抚政策,受到越族人民的拥护,便开始在番禺建立城郭,后人称为"任嚣城",是廣州城建之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