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006

分手...

君:

今日你同我讲话我地就甘算啦...我希望有弯转,就算個機會會係好少好少,无论系我既问题,又或者系你既问题,我都希望大家罗出黎讲...我唔想就甘就完...我唔知我点解会之前等左你甘耐先同你表白,但系当我拖住你只手果一刻既感觉,我永远都记得,如果系我拖得唔够实,又或者我拖得唔好,最后你想松手,我可以放手...做你想做既野啦,我会继续等,因为我爱你...

6/14/2006

study a new word

今日應該會去番禺嘅,但是...

今日睇"龍櫻"

無意中find到左幾個得意嘅單詞.

despite 不管,盡管,不論, prep.

emancipation 释放, 解放 n.

marshal 整顿, 配置, 汇集 vt.

6/08/2006

電車男

好多個月之前已經聽過"電車男"呢個名架喇!但是知道上個星期一個晚上,我無意中係TVB度睇左其中一集....

齣事喇!我竟然中意左睇呢齣戲...

裏面有我中意,仲有好多notebook睇添,上瘾喇!

呢幾日我都係度不停下載各個版本...

5/22/2006

Kenneth said...

he said: we are no longer a child. we are grow up. so do not play more. we must to do existence thing...

5/02/2006

I must write something...

今年我21岁,这一年过得不慢不快,发生的事情既深刻又朦胧.这年祖父母先后走了,突然觉得记忆很珍贵.我虽然认为自己的记性不差,但总想着能留下什么能够填满自己的思念.

3/17/2006

GZ

http://www.gzlib.gov.cn/ 廣州图书馆

http://www.guangzhoustory.com/ 廣州故事

http://www.ctcol.com 廣州旅遊網

http://www.gz-bus.com 廣州公交網

http://www.lwa.com.cn/ 麗灣區檔案局

http://www.gzuda.gov.cn/ 建設檔案局

http://www.gzwh.gov.cn/ 廣州市文化局

蛇王满

  蛇王满海鲜酒楼位于桨栏路41-45号,创建于1885年。创始人姓吴名满,原以采药捕蛇为业,后见蛇肴在广州市场亦有可为,便在广州六二三路新基中约开设了前所未有的第一家专营蛇业的小店,取名“蛇王满”,经营蛇胆、蛇汤,也开始经营一些简单的蛇菜。那时候,广州专门吃蛇的餐馆仅此一家,所以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炮弹将这间小小的店铺炸为平地。不过,这场灾难不但没有令吴满的蛇菜就此绝迹,反而给了他一个机会。1938年,吴满将“蛇王满”搬到如今的蛇餐馆所在地。此后曾几易其名,“文革”时期取名“卫东饭店”,1975年取名“蛇餐馆”,1992年又正式恢复了“蛇王满”这个老字号,并由国有体制转变为个人承包的新体制,在经营手法上仍以经营蛇餐、蛇胆、蛇酒为主,同时兼营野味海鲜等粤菜。一百多年来,“蛇王满”历经周折和发展,但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其声誉遍及全国及世界和叶,特别是在东南亚一带更是声名远播,并从第一届广交会开始,这里就开始接待大批的来宾。
蛇具即以蛇为主料的菜肴或基本上以蛇为用料的筵席,为岭南所独有。汉代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便有“越人(秦汉时广东及广西部分地区称南越)得蚺蛇为上肴,中国人(指中原人)得而弃之”的记载。有人认为广东人吃蛇是“南蛮”之遗风,殊不知蛇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驱风活血的药用功效。因此,在广州众多的野味菜肴中,它是一款历入不衰、深受广州人喜爱的菜肴。
  蛇餐由多种蛇配搭烹制,其中尤以“三蛇”(眼镜蛇、过树榕、金环蛇)最为常见。民间有“秋风起,三蛇肥”之谚,说明吃蛇与季节有关,但在广州的各蛇餐馆通常四时都有供应。“蛇王满”的蛇餐配料繁杂,制作考究,款式达100多种,名菜有“三蛇炖水鱼”、“玉液彩龙鸡”、“绵绣龙凤丝”、“菊花龙虎凤”等。“菊花龙虎凤”是由传统的“三蛇羹”改良而来,它由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与豹狸、老母鸡、水民鲍鱼丝、木耳丝、冬菇丝等27种原料组成,食时佐以菊花、鲜柠檬叶等,入口香味浓郁,鲜美异常。近年来,该店又发掘和创制出一批新派风味的蛇肴,如“美极鲜蛇碌”、“椒盐蛇碌”、“毒蝎煲三蛇”等菜式,分别获美食节金牌奖。
 

3/16/2006

麗灣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 
   荔灣,舊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西關之名與古城有關。據《新華字典》解釋:“城關”,指城外靠近城門一帶的地區。廣州古城西部城墻即為現今人民路一帶,因此,城西荔灣區一帶被稱為“西關”。從明代起,就有不少有關西關的記述見於官方文字、民間文學作品等。如羅元煥的《粵臺徵雅錄》記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統名西園,即俗稱西關也。”在清代,嚴格的西關定義只是指上西關(今金花、龍津街一帶紡織工業區)和下西關(今上下九、十八甫、楊巷、十三行一帶的繁華商業區及西關大屋住宅區),不包括西村、泮塘、南岸一帶當時尚為農村的地區。但今日西關的延伸涵義已可包括整個荔灣區。西關文化,是廣州文化的縮影;而西關大屋,又是西關建築文化的精髓。 

   “泮塘五秀”飄香荔灣 
   被稱作“泮塘五秀”的“蓮藕、茨菇、馬蹄、茭筍、菱角”一直非常聞名。據了解,地處西關的泮塘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十分適合種植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這幾種蔬菜,並被稱為“五秀”,還被後人廣泛地運用到各種的粵菜烹制之中,現在我們還能夠在泮溪酒家品嘗到這“泮塘五秀”的新鮮美味。 
   提起泮溪酒家,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泮塘歷史最為悠久的酒家。位於荔灣湖畔的泮溪酒家建築佈局具有獨特的東方民族情調,其中殿閣層樓般的“迎賓樓”據說是參照蘇東坡的滿洲玻璃所設計,上面鐫刻著各種古錢銅鐘、名人詩畫。四周存放著各種酸枝雲石桌椅、鏤雕花卉、盆景古董和文房四寶,一派古色古香。同時,它建築在荔灣湖中,四面環水,僅由一條渡橋連接的“畔島餐廳”。 
   據了解,泮溪酒家是1000多年前南漢王劉長的禦花園“昌華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紅荔、五秀飄香”的“荔枝灣”。1947年,粵人李文倫在這片“古之花塢”上創辦了一家充滿鄉野風情的小酒家。當時,附近有5條小溪,其中一條叫“泮溪”,故此,小酒家也以“泮溪”命名。開業之初,泮溪異常簡陋,只用竹木、松皮搭架荷塘之上,座位200餘個,職工約40人,但由於經營新鮮、地道的郊菜鮮蝦腸、泮塘馬蹄糕、八珍茭筍皇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食品,也深得市民喜愛。據介紹,泮溪酒家的點心宴是倣照粵菜筵席的格局而創制的,一席點心宴包括煎、蒸、炸、湯、露、凍等多種點心,品種俱全且隨時按時節的變化而變化。 
   另外,西關還有不少知名的小吃,南信的雙皮奶、陳添記的爽口魚皮、順記冰室的芒果雪糕、開記的綠豆沙湯丸、德昌的鹹煎餅、歐成記的鮮蝦雲吞面、蓮香樓的雞仔餅、伍湛記的及第粥、銀記的牛肉腸、薩糖記的薩其馬,還有吹著“嘀嘀嗒”叫賣的雞公欖、碩大的棉花糖,這裡的一切一切,構成了許多老廣州成長歷程中最美好的回憶。 

   荔灣湖畔崛起美食園 
   泮塘路是一條新開路段,連通中山八路和龍津西路,並在荔灣區商業圈中佔了比較重的分量,原因是近年來食肆興起。到過那裏的市民都能概括出一個“食”字。記者發現在此扎堆的不少食肆傳統與創新並存。西關大屋的外觀一到晚上,每一家店燈色燦爛,霓虹燈則勾畫出西關大屋的輪廓,映照出一片迷人的懷舊景致。 

   據荔灣區經濟貿易局介紹,該區將美食園定在泮塘路,是因為要以美食匯聚、嶺南文化和西關風情為主題,充分挖掘嶺南傳統飲食文化資源。在美食方面,重點引入有特色的廣州小吃和廣東小吃,也會匯聚全國特色小吃,逐步擴建成為美食的集中地,並以著名的西關旅遊景點———荔灣湖、仁威廟、古玩城、荔灣區博物館等互為補充,互相呼應。 

   西關美食此間尋 
   除傳統小吃外,泮塘美食街內還有多家頗具廣州特色的食肆,如西關世家、沙河粉村和做艇仔粥非常有名的酒家。西關世家裏面供應昔日的西關小吃,還有眾多地道廣州美食。 
   泮塘路上的沙河粉村以新沙河粉宴和河鮮做招牌。沙河粉是用白雲山泉水制的,口感爽滑不膩,粉條厚薄均勻。特色菜芥汁青魚卷,用沙河粉包著混有芥末汁的魚肉,滾油炸至金黃即可,入口香脆,微辣的滋味讓人忍不住一試再試。 
   坐在園林酒家裏,憑欄眺望,荔灣湖美景盡收眼底,店內小橋流水,湖邊種滿奇花異草,此外,湖心小島上還建有涼亭一座,老闆特意請來了戲班師傅,粵韻飄香,頓時讓酒家生色不少。這裡除匯集了各種西關傳統美食外,還推陳出新創出了多款新派粵菜。遠處小船上有漁家女為你特別烹制艇仔粥,香氣四溢。如此良宵美景,倣如重臨當年的荔枝灣,清茶一杯,美酒數盞,遠處有漁歌晚唱,鄰座有文人潑墨,酒不醉人人自醉。

3/09/2006

My Nike Air Shoes

http://www.pickyourshoes.com/size/nike_air_max_series.htm

原来有D Nike Air都几好睇架!

3/04/2006

Aloha

在夏威夷语言中,aloha不单代表招呼,再见或爱,它有更深层的意思:喜悦(oha)地分享(alo)这刻(alo)的生命力(ha)。

几日前,有个女仔同我讲左一个词...就系Aloha,我隐约知道个意思,但系我始终希望果个女仔亲口同我讲。

2/20/2006

Wrote to someone

生日快乐...

2/17/2006

成珠茶樓

  说起广州市的老字号茶楼,开业最早、时间最长的要数成珠楼。这家历史悠久的茶楼位于广州市河南(现海珠区)漱珠桥畔。成珠楼在解放前参加了茶楼业的同业公会,曾有一块刻着“成珠楼”的樟木牌匾,存放于该会在桨栏路的会址处。牌匾落款署清朝乾隆年代,从匾上所列年份可以推算,1945年是成珠楼开业200周年。那么,至1985年毁于火灾时,成珠楼的历史足有240年了。
  成珠楼本始于成珠馆,是一间不起眼的简易平房(成为两层木楼茶楼乃是咸丰年间的事)。创业伊始,成珠馆属当时广州五大家族(潘、卢、伍、叶、周)之一的伍紫垣所有,为伍氏邸宅内待客的地方。伍氏衰落,馆子转让吴氏,易名为“成珠饼家”,后又兼营茶楼、外卖,之后又数易其主。光绪年间,馆归梁福和堂所有,尚属族产,主持人是梁殿华。成珠楼的发展,便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成珠楼地理条件优越。清代的广州河南区有三大集市,即福仁市、漱珠市和歧兴市。成珠楼所在地漱珠市处于各市的中心,并且近傍豪门望族的邸宅,著名古刹海幢寺又近在咫尺,故而食客不绝,而成珠楼的龙凤礼饼和其他各种饼食色香味俱佳,并有各款粉面饭品供应,生意自然十分兴旺。当时所制饼食,除柜面零售及在茶座上供应外,还承接成批订购,送货上门。连市外、省外、国外的过路客,也以一试成珠楼精制饼食为快。梁殿华经营有方,使营业不断发展,获利甚丰,为成珠楼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及至于承父业,梁氏第二代续振先辈雄风,把成珠楼经营得更加有声有色。他们聘请名师,严格保证饼饵质量,并注意改革包装,不惜耗资在国内外进行广告宣传,务使男女老幼皆知。梁氏昆仲又花白银2万,把成珠楼里里外外修饰一新。为提防假冒,成珠楼小凤饼在民国3年获准进行商标注册,保障了经营专利。此后,成珠楼雇用职工由原来20人左右增至四五十人(临工不计)。
  成珠楼以小凤饼成名。关于小凤饼,何时始创,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和记载。按小凤饼成名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因此有说其源于伍紫垣的婢女小凤。小凤是顺德人而姓氏不详。据说某日伍紫垣接待一位外地客人,碰巧点心师不在,而客人欲尝广东点心。伍无计可施,暗暗叫苦。小凤情急智生,把平时私下储藏以备充饥的干饼拿出来招待客人,不料客人吃后大加赞赏,以后还来信称道,念念不忘。其实只不过是小凤把宴客剩下的菜肴收起来,加些梅菜压成饼块,再请点心师傅代为烘干而已。想不到这种饼居然甘香酥脆、油润干洁,十分可口。意外的发现启发了伍紫垣,于是命师傅如法炮制,并把这种饼取名“小凤饼”。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小凤饼是梁氏祖传,因外形酷似小鸡,故尔取名“小凤”。后来,成珠楼确定以小鸡作为小凤饼的商标,正合把鸡雅称为“凤”的民间习俗。不管小凤饼的起源如何,总归是成珠楼的一大发明,由于标新立异,风味独特,质量上乘,难怪问世以来声誉鹊起,而成珠楼更因此名闻遐迩。20年代初,小凤饼曾获“展品赛会最优等奖章”。1931年参加“广州市国货展览会”,获一等奖章。据说当年广播电台曾经编了一段顺口溜宣传:“老乡老乡,几时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鸡仔饼,你去省城最紧要买鸡仔饼。”长期以来,省内外的过客都喜欢手提小凤饼回家,作为到过广州的标记和珍贵的“手信”。国外华侨乃至外国朋友都把小凤饼视为代表中国饼食的珍品,推祟备至。于是,小凤饼的销售点逐渐遍及省港澳。 
  1946年成珠楼举行开业200周年庆典,一时哄动河南区。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书赠成珠楼诗云:“小凤饼,成珠楼,二百年来誉广州。酥脆甘香何所从,品茶细嚼似珍馐。成珠高阁会天孙,绿皑新醅酒令传。醉傲天台左右顾,漱珠桥畔海幢园。”
  回顾成珠楼的经营发展史,并非完全是畅顺无阻的。还在1928年时,成珠楼已经由两层木建筑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楼房,面积达600平方米左右,业务日趋兴旺。正当继续“大展鸿图”的时候,广州市地政局以开马路需要为由进行勒索,开口便要白银2.5万元,否则便要将成珠楼拦腰切断。茶楼方面对此不予理睬,最终却斗不过官府的势力,只好任由“腰斩”。于是在开拓马路时,偏要从成珠楼中间部位穿过,这真是个无情打击。面对飞来横祸,成珠楼老板重整旗鼓,把“腰斩”所余的北部改作工场,而南部则扩宽加高,扩建了西邻位置,重建三层楼房,并扩充四楼。当时共有职工46人,其中固定专门制作小凤饼者10人,烘炉6只。由于大量推销小凤饼,于是很快恢复了元气,稳步发展。到1935年间,营业额和盈利均比“腰斩”前高出一倍左右。广州沦陷时期,饮食行业随着各行各业关门歇业而陷于停顿状态,成珠楼自然不能幸免,出现了一个营业低潮,终至暂告歇业。1940年,经营者在恶劣的环境下又重新开业,到抗战胜利之时,已经有了新的发展。1947年,成珠楼重新崛起,还开设了3间分店:一为西关成珠茶楼,一为成珠饼家,一为澳门的支店。此时期内,主持成珠楼业务的,已经是梁氏第三代,可说进入了私营时期的高峰年代。
  解放后,由于成珠楼的业务不断发展,上级投资把右侧平房改建成四层楼,改善了职工的生产条件,同时扩大营业场地,扩至1400平方米。企业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造、装饰,面貌焕然一新,座位从解放前的400个增至700个,职工人数达150多人。成珠楼的“成名法宝”——小凤饼的制作配方在1959年已经向社会公开,为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入《中国名菜谱》第4辑,得以流传后世。
  1985年10月9日夜,一场意外的大火吞没了成珠楼,240年的历史到此暂告中断,但是,它的名字却没有消失。为了保持这家老字号,政府决定在原址投资重建,并于1990年1月正式开张,易名成珠酒家,在最兴旺的时候曾开设了南华东路和荔福路分店。至1996年,成珠楼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背负多重债务,无力偿还,终于在2000年9月关门结业,债权人向法院起诉成珠楼,成珠楼的物业被法院拍卖。

2/16/2006

愛群大酒店

  1934年动工兴建,1937年夏竣工,同年开业。该楼建设面积为1.14万平方米,高64米,共15层。建筑风格独特,外形仿美国摩天大楼,具有端庄、明静、简洁、和谐的特色。在30年代她曾夺广州建筑物之冠,被当时新闻界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并以设备最新式、完善、豪华而著称。全楼拥有客房300间,双人房设有电话、卫生间,上落有电梯。夏有风扇,冬有暖气,还设有中西餐厅、酒吧。爱群大酒店在当时执旅馆业之牛耳,在海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素有“南中国之冠”的美誉。
  当年大酒店落成之日,国民党军政要人李宗仁、孙科、于右任、余汉谋等都亲自题词庆祝,富商名流争相捧场致贺,故翰墨题词,琳琅满目。前往观盛者熙熙攘攘,轰动一时。旧时代的“爱群”是显露权力和身份的场所,平民百姓是难以涉足的,就连其门前骑楼下的长廊,一般人都不敢随意踏入。 
   解放初期,酒店隶属关系复杂,组织机构、人事变动频繁,解放后随着国际友人应邀前来参观访问日益增多,“爱群”作为接待外宾的宾馆,也生意兴盛,于1952年易名为“爱群大厦”。
  50年代至60年代初,爱群大厦这座器宇轩昂的高级宾馆,既是广州的特征之一,又是涉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首任广州市市长叶剑英曾多次接待国际友人、港澳知名人士及赴京参加世界保卫和平代表大会的各国代表;东欧等国的文艺、体育团体以及各国信使更是喜欢光临惠顾“爱群”;中南局书记陶铸及原广东省省长陈郁经常在“爱群”接见宴请外宾。各国领事馆举办招待酒会,都指名要“爱群”的厨师、服务员接待。具有国际盛会之称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1957年起首届至第10届的开幕、闭幕酒会的接待服务工作,均由“爱群”独家承担,至现在每届交易会,“爱群”仍是港澳、华侨来宾喜欢下榻的地方。
  1966年3月,在接连爱群大厦的东侧,建成一座18层、楼高67.3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新楼。新楼与旧楼层层相通连为一体,虽两楼立面形状不一,然格调相配,和谐统一,回旋自由。新楼建成之日,正是“文革动乱”之时,爱群大厦也易名为“人民大厦”。那时,大厦的服务工作质量下降,因此客人减少,经济效益甚差。 
  历史在发展,“爱群”在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爱群”这间古老的酒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不断深入,“爱群”一改过去封闭式的经营为开放式的经营,确立了“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对外综合经营”的经营方式。把过去的戒备森严改为敞开大门营业,欢迎各届人士光临。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之需要,1981年8月“爱群”引进外资进行全面改造装修。由香港中港发展顾问有限公司承包工程,于1982年10月全面更新改造完毕。
  1984年12月,利用其地处市中心、滨临珠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16楼加建了一个旋转餐厅。旋转餐厅被美誉为“闹市中心空中楼阁”。1985年3月,“人民大厦”复名为“爱群大厦”。1988年11月5日“爱群”复名为“爱群大酒店”,由当时88岁的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书写招牌,制成18米的大招牌悬于大厦正中。 199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爱群大厦市文物保护单位。

2/15/2006

廣州早茶

在咸丰同治间有一种馆子叫“一厘馆”,它的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供应糕点,开口挂一个木牌子,写着“茶话”两个字,为客人提供一歇脚叙谈,吃东西的地方,后来出现了“茶居”,“居”就是“隐”即躲起来,也是为了提供一些有闲的人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后来规模大了才改名成茶楼。当时佛山经营茶楼的人,都买下土地建几层高的茶房,然后全栋用来经营大型茶楼,大茶楼越来越多,此后,广东人开始有上茶馆的习惯了。还有一种叫“二厘馆”也供同样的点心,区别在于价格和设备,茶楼的茶资要三分六厘,而二厘馆的茶资只需要二厘,相差甚远,足足十六倍。老式茶楼有些分等级,楼上比楼下的贵,因楼上有空调(或电风扇)而且地方较宽敞之故。
广州茶楼的前身是酒楼,可上溯到清代道光间区永利为最古,有绝诗说:“万瓦鳞鳞雉堞遮,小东门外一帘斜,永安桥畔行人识,二百年前旧酒家。”东堤的襟江酒楼亦古老,其联云:“襟上酒痕多,廿四桥头吹玉笛,江心云色重,万千帆影集金樽。”  
清代同治间,广州开业的茶座初称“居”,叫“上茶居”。好像惠爱路城隍庙口的福来居,太平路的陆羽居,第二甫的茅珍居,三甫的永安居,五甫的五柳居,十甫的陶陶居。及光绪间,“居”改称“楼”,叫做“上茶楼”。怪的是:“如”字号的茶楼涌出,自有其一段来历:光绪元年有陈惠如者,在惠爱中首创了“惠如楼”。后来,谭新义、谭晴波、赵俭生等先后集股开了众多“如”字号的茶楼,如珠玑路的多如楼,三角市的东如楼,海珠路的三如楼、惠福路的南如楼、卖麻街的福如楼、长堤五仙门的瑞如楼,河南堑口的天如楼、一德路的宝如楼,同兴街的九如楼等。  
既然是楼,那地下门市便用来卖糕点饼铒。楼上中间设厅堂雅座,周边设安静套间,茶价也较高,故谚语云:“有錢樓上楼,无钱地下(蹲)。”  
陶陶居的“居”为何沿用至今而不改称“楼”?乃因其高雅也。粤剧艺人多住在西关,白驹荣、薛觉先常来陶陶居品茗,文化名流亦来此雅集,鲁迅、许广平、巴金就是陶陶居的座上客。

2/14/2006

蓮香樓

  广州莲香楼享誉国内外,有"莲蓉第一家"之称。1889年,在古老的广州城城西一隅,一间专营糕点美食的糕酥馆开业了,这就是莲香楼的前身。那时,西关一带繁华非常,住户多是富裕人家,因而饮食业异常兴旺。老制饼陈师傅改进制饼工艺,用莲子来制作饼点馅料,使之独具一格,吸引客人。光绪年间,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并扩大经营,在香港九龙开设了三家分店。为了保证饼食质量,该店严格选用当年产的湖南湘莲。由于制作讲究,生意日渐兴隆。宣统二年,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品尝了莲蓉食品后,有感于莲蓉独特的风味,提议给连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众人一致赞同,他遂手书"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现在高悬于该楼门前的金漆牌匾上的"莲香楼"三个大字,便是这位学士的手迹。

陶陶居

  康有为逝世于1927年3月31日(农历二月廿八)。这位近代名人披及全国的历史性活动肇始于广州。临近他的忌日,谈谈他尚存于广州的些许印痕。

  你当然知道广州老字号茶楼陶陶居。你大概也知道高悬于陶陶居大堂的匾额乃康有为所写。但你是否知道,终其一生,康有为从未到过位于第十甫路的这家陶陶居?

  这家陶陶居的原址是广州“城外头”的西关霜华书院,拆毁城墙开马路以后的1925年夏,我们所能见的陶陶居方才在此间开业;而自1898年春,康有为远赴北京策动戊戌变法以后,除了在1913年冬匆匆赶回南海老家奔母丧,他再未踏足广州。仅凭时间对照,已足以说明问题。

  究其实,陶陶居始创于“城里头”的清风桥,时为光绪十八年(1893年)。康有为乃清风桥陶陶居的常客,他为它题匾,即在此时此间!

  清风桥的所在,按始自1990年而此后论者皆持之为据的一个说法,是在今天的广大路右侧。穷究之,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羊城古钞》有“清风桥”条目,寥寥6字:“在抚院东大街。”按,抚院即广东巡抚署,民初被拆建成第一公园即现在的人民公园。同书另有“七块石桥”条目,称:“在华宁里街,有大长七块石,古名华宁宝石桥。水通清风桥大街沟渠而去。”直至今天,广卫路西南角尚存华宁里和七块石两条相连小巷,而当年已有“大街”之称的清风桥则被拓宽成吉祥路的南段了。

  由此可知,始创时的陶陶居位于今吉祥路最南段东侧。

  广府地区茶楼的大规模涌现,在光绪年间。这“新生事物”是在洋务运动背景之下处于襁褓期的近代工商业的副产品,实质性作用是为工商界人士设置斟酌生意的宽松环境,故而茶楼理应选址于交通畅顺的商业区。

  且比照前述特质考察当年陶陶居的选址。它的正西面不足百步,是广东巡抚署;它的正北面不足一里之遥,是两广总督衙门(故址即今越华路省民政厅);它的正南面,临广东提督学院署(掌管全省教育与考试的机构,故址即今西湖路市教育局)和大、小马站书院群;它的背东面,毗邻广州府经历司署(故址即新华电影院);稍稍往东一点,是广州知府衙门(故址即今省财政厅)和广东布政司衙门(故址在今儿童公园)。陶陶居虽然南向广州城的主干道惠爱大街和双门底,但它的西北面即巡抚署背后(今市政府大楼迄中山纪念堂),却是空寂的练兵校场和警卫森严的兵器库。

  看全盘,陶陶居诚然位处广州闹市中心,但观局部,这茶楼似否怪怪地跻身大衙门丛中?我以为,陶陶居是茶楼中的“异数”,其创始人别具生意眼,瞄准了一个特殊的高消费人群———官员和士子!

  谈笑多鸿儒,往来少白丁。这是陶陶居得以招徕康有为的浅层原因。1890年(光绪十五年),时年32岁的康有为携眷出广州,入住大塘街。两年后开馆讲学,创立名声赫赫的万木草堂。先后徒众数千的万木草堂三度易址,其颇具特殊意义的是第二次———1893年设于卫边街邝氏祠。邝氏祠,乃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破广州屠城之际,著名爱国诗人邝露守节殉难处。卫边街,因明代掌管广东全省军务的广州卫都司衙门坐落于今广卫路而得名,该街即今吉祥路北段,以广卫路口为界,跟清风桥大街南北相接。

  明乎此,每天在卫边街聚徒讲学的康有为,成了恰于同年开张且以文化人为基本客源的陶陶居的常客,自属情理中事。

  往深层探究,超一流学者康有为,何以赏面挥舞如椽大笔,为一家远未扬名的茶楼题匾?个中原因,在乎康有为跟陶陶居创始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迄今,广州文史界对于茶楼业的研究连收集材料阶段也未曾达到,例如有关陶陶居,已发表的开拓性文章仅得空前绝后且难免粗糙的3篇。全面比较这内容互有出入的3篇并汲纳其可信成分,在未见权威人士公开最新发现之前,我把清风桥陶陶居的创始人姑定为谭晴波(此君已被大体确认是惠如楼的实际创始人),把经手迁陶陶居于第十甫的继任人姑定为谭杰南和陈伯绮。

  前述3篇文章之中的两篇系一位从事茶楼业数十年的老行尊的回忆散记,他首次向受众传递了广州早期茶楼业的若干重要信息:当年九成以上的茶楼由南海县七堡乡人创立;该批同业互为宗亲或挚友;其骨干人物出自谭、陈两族。

  尚未发现能够反映康有为跟谭晴波、谭杰南、陈伯绮的关系的直接材料,但如下线索却依稀透露出个中消息:

  康有为世称“康南海”,是南海县丹灶镇伏隆堡人,伏隆堡跟七堡乡仅隔一涌而相望。

  谭晴波、谭杰南是七堡乡宗亲,而于晚清入翰林院并引粤菜至北京、首创“谭家菜”名肴的谭宗浚亦为南海县七堡乡人;谭宗浚之父谭莹曾在广州顶级书院学海堂掌堂30余年,跟康有为的老师、南海九江著名学者朱次琦是知交。故而康有为跟谭氏家族颇有渊源。

  七堡乡人陈伯绮虽迟至专职担任第十甫陶陶居司理方才名扬广州,但此前他早已因兼职而成为多家茶楼的“六国大封相”。此君乃典型儒商一名,是朱次琦的再传弟子,即康有为的同门师侄。

  另有传奇人物江孔殷,这里单提他的广州首席名士与首席美食家身份———江孔殷翰林是谭宗浚翰林的小同乡,他跟陈伯绮的交情容或不至“刎颈”,但说“揽头揽颈”却决不为过,而他又是万木草堂有案可稽的106名重要生徒之一。

  要而言之,康有为跟陶陶居的创业者关系千丝万缕,于名茶美点谈诗论赋之间,卖弄手势给题幅匾额而博个满堂喝彩,“有为”何乐而不为?

  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1898年春,康有为赴京,从此踏上不归路。而后废科举,众多书院顿成贫民窟。辛亥革命,走向共和,单由巡抚署被改作大公园,衙门群之土崩瓦解便可见一斑。陶陶居与时俱进,揪紧开马路之机迁往它合适的地头另觅高消费人群,虽则流年似水,迄今,深藏于它骨髓里的文化特质似未异化。

  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流亡海外16载。但他的流亡无异潇洒走一回———1904年,他竟有能力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在岛上建了幢中国式别墅,取名“北海草堂”,在里头逍遥了整整4年。1913年回国,定居上海,购地皮10亩,建了座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1923年,又在青岛购别墅,取名“天游园”。章诒和女士在《往事并不如烟》中称康家为“最后的贵族”,实良有以也!1927年初,康有为自上海赴天津,为废帝溥仪拜大寿。归途中入住青岛天游园,旋即病逝于兹。

  行文至此,忽然有感于“学而后知不足”。诱因是拜读了贵版3月24日一篇作者为戴永夏、题为《康有为何故葬于青岛》的奇文,该文称,身藏有来头短剑的刺客巫仿,不知因何备剑而不用,却施展隐形大法毒死了康有为!恕鄙人孤陋寡闻,康有为死得恁般惨法,我平生仅是第二回知道———第一回是读过刊于《每周文摘》1999年12月3日的一篇文章,题为《康有为猝死青岛之谜》,转载自《江城晚报》,作者一位姓刘,另一位姓苏。我过细研读了前后两文,发现戴版本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文字跟刘、苏版本一模一样……